第(3/3)页 随后又问道:“孙大人,下一次施肥是什么时候?还会有人过来教吗?” 孙山肯定地说:“等水稻花芽分化时,就要再次施肥。依旧会有人来教导你们怎么用。” 孙山这么一说,沈村长就高兴了。 从基肥到苗肥,已经施肥两次了,剩下就到穗肥和粒肥,看着绿油油的禾苗,村长心情舒畅。 孙山走在田野间,看到正在成长的禾苗,发现没有肥料的秧苗的确差上许多。 蹲下身子,随手挖了一棵禾苗,仔细查看根部,没有烂根死根,也没有损坏,长得还是满健康的。 又走了几步,看了看稍微矮小的禾苗,除了营养不良外,没有其他问题,不由地松了一口气。 沈村长愣了愣,走得好端端的,孙大人忽然蹲下身,然后挖禾苗,一切如此自然,一看就是干过好多次。 县里传言知县老爷会耕田,刚才的样子,的确像会种地的。 孙山洗了洗双手的淤泥,笑了笑说道:“这片田,长得挺好的,没有生病。” 随后补充道:“不过稻田的水要更换过来,水也莫要太浅,比这里深一丁点便可。现在是分蘖拔节,每七天换一次水,促进分枝。” 沈村长连连点头:“大人说的是,这块田的水的确有点浑浊了,需要换一换活水。” 孙山在沈村长的带领下,巡视了一块又一块的田,两人一边走一边交流种地的心得。 沈村长感叹地说:“大人,有没有能有效杀虫的药。哎,我们用的药不怎么好。虫子不死。” 此时的“杀虫剂”一般是石灰和烟草水,加上人工捕捉。 而且是通过深耕,轮作,烧稻秆等预防为主。 孙山无奈地说:“我也没什么好办法。” 沈村长失望不已,还以为知县是全能的人,能给他们想出好法子了。 孙山巡视完毕后,便回祠堂,想找村民说一说话,体现一下自己的“亲和力”。 即使是作秀,也要作下去,好让他的“平易近人”深入民心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