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众人随着狄纬泰朝着茶座大厅侧面的一道小径走去。 小径直通这茶座的后堂。 刘睿影本以为,这狄纬泰请客,自是不会落了面子。 肯定会去往楼上的雅间。 可是现在众人却身处于油烟缭绕的后堂之中,这未免有些太过于粗俗。 倒是有些食材,就讲究一个鲜字。 不但要入锅鲜,出锅也得鲜。 很多饕客便会到后堂里,守在锅前,就等还未装盘之前的那一口鲜美。 但刘睿影对食之一道却没有那么多的要求。 与其去争抢那一口的鲜味,不如整道菜摆在桌上,人坐在椅上,舒舒服服的吃完。 就算是口味有所下降,至少也不至于那么那么苟且。 但是狄纬泰却并没有在后堂停留,而是一直朝前走去。 穿过后堂,有一偏门。 看样子并不是后堂用来搬运食材或倾倒泔水的去处。 因为这一扇门,被粉的雪白。 虽然没有任何涂抹装饰,但却尽是些新鲜的雕花纹样。 细看之下,刘睿影也辨认不出是何种风格。 只是觉得和定西王府上的纹饰有些类似,都有一股浓浓的西北粗狂,其间还杂糅了不少草原的要素。 虽然这纹饰风格豪放,但做工却又极其精良。 而且,定当是有人每日擦拭清洗。 不然这门怎么会在后堂之中还能保持如此雪白? 门下是三阶青石矶。 “这是老夫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倒是许久未有外人前来了。” 狄纬泰立于门口说道。 “早有耳闻,狄楼主在文道一途功参造化,一通百通,向来这门后定是别有洞天!” 欧雅明说道。 狄纬泰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 以他的性格,在此刻一定是说几句用以客气自嘲,但是他却没有。 想必是,对自己这门后的地方有相当的自信和骄傲。 觉得着实没有必要去客气。 好就是好,天下难寻。 既然都已经如此独一无二,那还需要客气什么? 狄纬泰伸手把门推开。 门后果然如同欧雅明说的那样,不是雅间也不是屋子。 而是一座大院子。 文人雅致,因此喜欢的东西也都很是精巧。 自然中的山水太大了,虽然看起来壮美异常,但若是想天天看,未免太辛苦了些。 于是就有人想出办法,把自然中的山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收缩,放在自家园中。 每日清晨,起身推窗,山入眼,水润心,岂不美哉畅快? 由此,这造园之风就在读书人中兴盛起来。 相比于武修喜欢大宅邸,读书人更愿攀比谁家的园子大,山更高,水更多,景色更雅致。 什么一池三山,十里九水等等概念就这么被硬生生的造了出来。 一般的园子,因为条件有限,只能仿照着去修建。 聚石为山,环斗为水,山水之间再栽种上花草无数。 可是狄纬泰这处园子,可不是那些照葫芦画瓢的可以比拟的。 这乃是截溪断谷的真山真水! 谷,是乐游原上,博古楼十大奇景之一,千峰万仞的开端。 溪,是乐游原上,博古楼之大奇景之一,四季不冻河的源头。 “这院子,乃是老朽拙作,让各位见笑了。” 狄纬泰的客套话,此时才冒出来。 不过,若是在推开门之前说,这话大家也就听听了事。 现在看到了这处园子,在听到他的言语,任谁都会心生敬佩与羡慕。 刘睿影对造园之法还略懂一二。 毕竟中都城中的文官不少,物件也不少。 因为富余祥和,擎中王域中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会在府邸中修一座园子,用以游乐。 虽说是游乐,可刘睿影并不觉得他们一年到头能进去几次。 想必都是游客来访时,用来炫耀撑门面之用。 园中主看山水,这倒是像把张学究看的《皴经》中的东西,从书页里取了出来,摆到眼前。 好的园子,就像人在画中游,移步换景,让人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。 不过在叠山理水中,叠山是最为耗费财力心力的。 刘睿影没想到,狄纬泰还是一位如此出类拔萃的山匠。 大体而言,这山一般由土石结合构成。 有石无土,会显得过于荒凉;有土无石,则又失了棱角。 不过这土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半对半。 刘睿影看到狄纬泰这院子中的山,林木蓊郁,野趣十足,显然是以土为主,以石为辅。 山侧还有一方池塘,岸边铺着东海边运来的白沙。 池畔与平地上的铺着的白沙,犬牙交错,曲折中带着平整,正是一幅平冈小坂,曲岸回沙之态。 不过这园中,山不止一座,水也不止一处。 不远处的另一座山,一眼望去就是以石为主。 山体嶙峋陡峭,险峻高挺,却是要比这一座土山巍峨壮阔不少,俨然是一处核心之所在。 山体下部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中,隐隐可看到谷涧沟壑。 这一处山旁,是活水,而不是如池塘般的静水。 池塘静水,自是也能像镜面一般,映衬出天光云影。 而池中又有莲花游鱼,动静结合,相映成趣。 众人随着水走,想来只要行到水穷处,定然就是今日的宴席之地。 水随山转,山因水活。 不过刘睿影走到现在,总觉得缺失了些什么。 他虽然略通一二,也无非就是见过几次罢了,对造园一道却是连入门都算不上。 绕着池塘转过,脚边游鱼跃跃欲试。 刘睿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酒三半,生怕他再像进入茶座之前那样,立于小桥上喂鱼。 他看到酒三半却是驻足不动,盯着池塘中的鱼看。 看着它门的嘴探出水面一张一合,便也学着他们一张一合。 刘睿影看着想笑,但众人已朝前走去,只得拉了他一把,继续朝前走去。 “你怎么这么喜欢鱼?” 刘睿影问道。 “因为我没见过。” 酒三半说的很轻松。 第(1/3)页